去年Roblox上市后迎来营收增长和股价上涨,顿时让外界对元宇宙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后来Meta宣布更名。在中国,从字节跳动和腾讯到硬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中国...

去年Roblox上市后迎来营收增长和股价上涨,顿时让外界对元宇宙表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后来Meta宣布更名。在中国,从字节跳动和腾讯到硬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中国的元宇宙的相关概念越来越好。2021年也被称为元宇宙的第一年。
那么,爆炸一年后,国内外的元宇宙是如何发展的呢?
Meta,Roblox遭受损失
9月29日,有消息称,Meta首次宣布计划裁员并重组团队以削减预算。这是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首次大幅削减预算,或标志着Meta高速发展时期的结束。
此时距离2021年10月,CEO扎克伯格将脸书更名为Meta,全力以赴打造Metauniverse仅一年时间。
今年7月,扎克伯格表示,Meta将减少一些团队规模,以便专注于更高优先级的业务——短视频软件Reels和Metauniverse相关项目。
元项目仍然是Meta的优先业务,但根据其2022年第二季度的财报,负责实现元宇宙愿景的Mate的业务线Reality Labs的营收为4.52亿美元,同比增长48.2%,为过去一年最差季度表现,亏损28.02亿美元。2021年全年,该业务线净亏损超过100亿美元。
此外,Meta第二季度营收为288.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90.77亿美元下滑1%。这也是该公司首次出现季度营收同比下滑。净利润为66.8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3.94亿美元下滑36%,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此前有报道称,Meta表示今年将投资约100亿美元用于元宇宙相关技术的研发,这大约是其2014年收购Oculus VR所花金额的5倍,是其2012年收购Instagram所花金额的10倍。
宇宙的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随着用户数量的放缓和广告收入的增长,Meta正面临着近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大量投资,但短期内盈利无望,Meta受困于元宇宙,进入裁员和削减预算阶段。
另一方面,被称为“超宇宙第一股”的Roblox表现不佳。其2022年Q2财务报告显示,期间的收入和日常活动仍在增长,但远低于市场预期。其中,营收为5.912亿美元,同比增长30%;日活跃用户数约5220万,同比增长21%。但与此同时,Roblox的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达到1.764亿美元。
宇宙的金融泡沫正在被戳破。
在经历了超宇宙的辉煌后,国外科技公司现在受困于后劲和盈利能力的不足。国内的元宇宙公司也有同样的问题。
去年,元宇宙概念股中,中青宝、天下秀、蓝色光标的股价都是借着元宇宙的东风一路飙升。但下半年,三家公司的股价相继进入下跌通道。
此外,部分第一批元宇宙公司已陷入经营困境。曾经号称元宇宙时代“微软”的独角兽企业创赢科技,估值高达120亿元,8月被曝拖欠工资。
据业内人士透露,盈创科技的困境也折射出当前VR技术乃至超宇宙发展的尴尬局面。“虽然VR等智能终端有望取代智能手机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但目前来看,相关产品仍有较高的门槛。这也导致了相关企业无法在C端稳定造血,只能寄希望于资本融资的延续。”
与此同时,由超宇宙引发的“炒房”热潮开始降温,超宇宙的房地产价格暴跌。根据元分析平台WeMeta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元宇宙的楼盘下降了85%,整体销量从去年的16000套下降到今年8月的2000套,下降了87.5%。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家山表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各种超宇宙的概念正在退潮。所谓的元宇宙,尽管有着远未实现的技术概念,却连最基本的生态都还没有建立起来,炒作最响的包括元宇宙房地产在内的泡沫已经破灭。所谓的超宇宙地产,其实就是一个数字模拟场景,都是前些年就已经存在的过时技术。今年用了一个大概念,本质上并不是新造。
“首先,元宇宙的金融泡沫被戳破,因为它的底层逻辑是一些平台型企业要赶上新一轮的金融估值周期,然后以元宇宙的名义进行金融炒作。以Meta为例,炒作元宇宙的本质是完成新一轮互联网入口的硬件布局。”
孙家山认为,任何金融大跃进和技术大跃进都是不可接受的,行业还是要回归到尊重金融市场和科技本身的客观规律。任何过度的炒作,迟早都会戳破泡沫。
超宇宙短期内不会产生巨大的产业价值。
"超宇宙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反复的、不断扩展边界的过程."
中国易联元宇宙业委会执行主任于佳宁认为,自从元宇宙概念爆红后,市场非常期待落地。希望有代表性的应用出现,让用户全面进入元宇宙,甚至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产业价值。但实际上现在还是元宇宙发展的“奠基期”,未来一两年不太可能看到非常成功的元宇宙产品。而且市场对新动向的反馈会痛苦一段时间。
至于Meta面临的问题,于佳宁表示,首先,市场和用户对Metauniverse的预期与实际的技术发展不在一个层面上。如前所述,市场对元宇宙的高期望使得用户对高调的元宇宙寄予厚望。
其次,元宇宙内容生态尚未成熟,虽然在VR设备逐渐普及后,各平台涌现出大量VR游戏,迅速填补了内容端的空白。但总体来说,这些内容对长期沉浸在Web2.0中的用户并没有长期的吸引力,更多的是早期使用者。
第三是元宇宙伦理规则的管理。目前理想的超宇宙是一个高度自由、开放、包容的世界。然而,作为各种社会关系的超现实聚合,元宇宙中并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和伦理规则规范。如何调整建构元宇宙的伦理规则,仍需各方探索。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元宇宙是一个概念,现在已经被拆分成几个可实现的块,比如区块链货币金融、web3、虚拟人和虚拟社交、AR/VR等。
据智联发布的《2022元宇宙行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在元宇宙细分领域,VR/AR人才需求占据半壁江山,其次是元宇宙社交。一线城市对超宇宙人才的需求占全国一半,新一线城市增长很快。此外,2022年1-7月,袁宇相关招聘岗位同比增长16.6%。袁宇人才的招聘高度集中在信息技术行业,并逐渐渗透到教育、培训、媒体和制造业领域。
但是,对于元宇宙的担忧还是很多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0.2%的受访者对元宇宙行业比较了解,26.0%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有5.5%的受访者认为是短期概念炒作,有8.1%的受访者认为有点圈钱的趋势,这说明超宇宙的发展伴随着质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