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带您一起关注:养老投资陷阱

栏目:热点资讯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9-18 16:09 阅读量:6518   会员投稿

近年来,以“高回报养老服务”为名的非法集资案件频发,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养老生活的美好憧憬,编织“投资理财”与“养老保障”双重诱饵,致使众多家庭陷入资金损失与情...

近年来,以“高回报养老服务”为名的非法集资案件频发,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养老生活的美好憧憬,编织“投资理财”与“养老保障”双重诱饵,致使众多家庭陷入资金损失与情感伤害。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通过以下案例揭示此类骗局的核心套路,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理性选择养老投资。

案例回顾:养老公寓背后的“吸金陷阱”

戴某(化名)成立夕阳红老年公寓,初期通过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维持运营,但因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为填补资金缺口,2013年起,戴某平伙同他人设立多个关联公司,以“投资养老”为幌子,通过发放传单、举办讲座、组织聚餐等方式,向中老年人宣传“养老投资项目”,吸引2000余人签订服务合同并缴纳预定金,非法集资1.36亿元。然而,资金中仅5%用于养老公寓经营,其余均被挥霍或用于偿还债务、支付团队提成,最终造成9300余万元本金无法追回。

案例分析:非法集资的“四步陷阱”

一是精准锁定目标:以“养老刚需”为切入点,利用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焦虑,虚构“高收益+低价养老”双重福利,降低警惕性。

二是虚假包装项目:通过成立多个关联企业、虚构“孝德广场”“旅行社”等配套项目,营造正规化、规模化假象,骗取信任。

三是高息利诱洗脑:以“预定金返利”“免费入住”为噱头,承诺远高于市场水平的回报,掩盖资金链断裂风险。

四是资金腾挪转移:集资款极少用于实际经营,主要用于“拆东墙补西墙”、支付团队佣金及个人挥霍,最终崩盘跑路。

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在此呼吁广大老年金融消费者,警惕养老陷阱,理性选择养老投资筑牢养老“安全网”

一是识破“高息”谎言:任何宣称“保本高收益”的养老项目均涉嫌违规。合法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需公示风险等级,且收益率与风险成正比,勿轻信口头承诺。

二是核实资质与用途:投资前查验企业是否具备金融业务许可,通过政府网站或监管部门查询备案信息;要求提供资金用途明细,确保款项用于合同约定的养老服务建设。

三是警惕“温情营销”:对频繁组织讲座、赠送礼品、承诺“免费旅游”的推销保持警惕,此类活动多是为降低戒备、诱导签约。

四是留存证据,依法维权签订合同时留存宣传资料、收款凭证等证据;若发现机构拖延兑付或失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避免私下委托“代理维权”机构二次受骗。

结语

养老投资是关乎晚年幸福的大事,应树立理性投资观念,认清“高回报必然伴随高风险”的本质。中国人寿财险北京市分公司建议您,在参与投资前多问子女一句,家人的理性建议是抵御骗局的第一道防线;选择正规养老机构,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优先选择纳入政府监管的养老服务项目。 唯有保持理性、强化风险意识,方能避免“养老钱”变“伤心债”,真正实现老有所安、老有所乐。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头条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