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收,当记者走进新疆喀什莎车县依盖尔其镇阔纳先拜巴扎村村委会,看到几位年轻人正在卖力地翻晒稻谷。“据村民反映,村里已经几乎没有空地可以用来晒谷,为了满足村民...
今年秋收,当记者走进新疆喀什莎车县依盖尔其镇阔纳先拜巴扎村村委会,看到几位年轻人正在卖力地翻晒稻谷。“据村民反映,村里已经几乎没有空地可以用来晒谷,为了满足村民的基本需求,在我们综合考虑,开放了村委会前的空地供他们使用。”阔纳先拜巴扎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兰保红微笑着说起村里“幸福的烦恼”。
村中青年正在村委会前空地翻晒稻谷。王俊期 图
在上海援疆的助力下,这座位于稻香小镇内的村子,今年喜迎大丰收,受到了央视关注。比起往年水稻300吨-350吨的总产量,今年预计将在600吨以上。同时,由上海援疆资金支持的黄酒加工厂也已落地动工,不久,“稻香”将化为“酒香”,持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随着记者的深入走访,一幅援疆干部与村镇干部共同奋斗、农副产业与延伸产业共同发展、当地村民与各地游客共同分享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用插秧机为乡村振兴播下新希望
2024年年初,在上海援疆的大力支持下,阔纳先拜巴扎村利用援疆资金购入10台插秧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科学手段助力乡村振兴,种、养、管、收四个方面缺一不可。插秧机的购入,对目前镇上的农业发展可以说大有帮助,解决了最基础的一环,这还要感谢上海援疆的帮助。”依盖尔其镇党委书记曹力说。
不过,插秧机刚刚入村的时候,阔纳先拜巴扎村的村民多半有些犹豫、观望。一些村民回忆起当时说,这些“庞大的铁疙瘩”令他们有些抗拒,因为这和他们祖祖辈辈的种田方式大相径庭。作为他们的生计,他们不想“冒险”。
村民正在收获中。杨通长 图
当然,阔纳先拜巴扎村的村干部很清楚,插秧机早已不是什么新奇玩意,而推进农业生产方式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曹力表示,要把工作顺利推进下去,就要从理念这个根本入手:“插秧机的引入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正好帮助村民们‘翻整’旧思想,种下新观念。”村干部都非常赞成曹力的看法,广泛动员,细致而又通俗地给村民解释插秧机的用途和长处。在村干部不懈努力下,今年春种,使用插秧机的村户已经达到80%左右。
使用插秧机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最直观的就是出苗比传统的插秧方式要快,在随后的种植养护过程中,使用插秧机的田地,明显要比未使用的密度更大、长势整齐、通风透气、便于管理,后续也极大方便了收割机的采收。
“当看到使用插秧机种田所带来的成效时,都还没有等我们干部再开口,这次播种没有使用插秧机的村民都坐不住了,纷纷要求下次播种自己也使用插秧机。”曹力笑着说,“插秧机的好处远不止于此。”
据曹力介绍,通过插秧机,阔纳先拜巴扎村的农业正逐步真正做到“降本增效”。原本人工插上一天秧,只能插八分地,人工成本每天却需要300元左右;自动插秧机每天能插秧50亩,每亩的成本仅需60元甚至更低,大大节约了成本。
不仅如此,腾出双手的村民也就从一产中解放出来,可以利用节省下的时间、资金,投入到如精深加工、当地旅游等二、三产中去,为自己、为家庭增加一份收入。既“开源”又“节流”,阔纳先拜巴扎村村民的生活水平正在稳步提升。
由于效率的提升,阔纳先拜巴扎村从今年开始,不少农田已经可以不局限于一年一季,近日已经开始复播工作,种植冬小麦,达成一年两季丰收,这无疑又将大大提高产量。
下一步,阔纳先拜巴扎村在“种”、“收”两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准备在“养”、“管”方面发力。曹力通过赴实地考察、邀请水稻专家到村指导等方式,引入了封闭式除草、科学施肥等方式,目前已经部分推广。封闭式除草要求在播种开始前即进行一系列措施防患于未然,而非等稗草冒头才予以铲除。科学施肥则要扭转目前村民过度施肥的现状,以免“过犹不及”,反而导致水稻亩产下降。
不同品质的田地对比之下差异非常明显。王俊期 图
“我们请水稻专家打造了一亩试验田,同时划分了一类、二类(仅使用插秧机)、三类(完全传统种植)田地,这三类田地的实际效果是一目了然的。一类田的亩产可以达到每亩750公斤-800公斤,比三类田的产量高20%以上。虽然一些方法、观念村民还在逐步接受中,但只要让村民见实效、看真章,他们也会积极拥抱改变。”曹力说。
深耕“稻米文章”,打造稻米全产业链
阔纳先拜巴扎村水文条件优越,处于叶尔羌河下游,又紧邻依盖尔其水库,有着丰富的水资源。随着插秧机等现代化农业设备的加入,阔纳先拜巴扎村自身水稻产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也带动镇上其他村落广泛种植水稻约8000亩。同时,阔纳先拜巴扎村也将插秧机等设备作为共享资源,为邻村提供便利,整个依盖尔其村的水稻产量都有很大提高。
为促进稻米再加工,大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日前,位于阔纳先拜巴扎村的黄酒酿造厂已经完成奠基仪式,开始逐步落地建造。作为上海援疆资金全额支持的千万级项目,阔纳先拜巴扎村的稻米精深加工将迈上新台阶,稻米全产业链也将不断延伸拓展。
黄酒酿造厂效果图。受访者提供
上海援疆莎车分指指挥长吴觅修表示,当时选择阔纳先拜巴扎村建设黄酒厂,就是考虑到它的资源、原料、交通区位等综合优势。“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无论是新疆当地对低度健康酒品的需求,还是内地的需求,前景都非常广阔,我们将利用好这一契机,进一步打响上海援疆品牌、莎车品牌。”吴觅修说。
先期建设的大米加工厂也在持续优化升级。阔纳先拜巴扎村党支部书记阿布都热合曼·阿迪力告诉记者,阔纳先拜巴扎村水稻种植颇有渊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颇受当地欢迎,附近的群众都愿意来阔纳先拜巴扎村采购稻米。
村中的大米加工厂。受访者提供
为进一步加强生产销售加工一体化,大米加工厂今年以持平稍优的价格向阔纳先拜巴扎村村民与周边村民收购稻米,强化生产基础。同时,为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近年在上海援疆莎车分指的支持下,打造“浦莎福米”品牌,不仅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在上海的销售市场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焕新小镇风情,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发展
夏天,村中风荷无边,摇曳生姿;秋日,麦浪千顷,金色醉人。时而也有白鹭优游、渔舟唱晚等景致,是南疆不可多得的“鱼米之乡”、世外桃源的风光。阔纳先拜巴扎村正积极构建以此为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疆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同时也进一步促进村民的就业增收,目前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餐饮、休闲、民宿、露营等服务。
村中的荷花池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一眼望去,虽然目前并非荷花盛开的季节,但仍有一望无边的感觉。周围的文化长廊可供游客休憩。兰保红告诉记者,这片荷塘也由历届的上海援疆支持建成。到了旺季,这里从早到晚都会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阔纳先拜巴扎村将利用好这一契机,继续深挖文旅潜力。
目前的荷塘,依然能种植莲藕等作物。正在带领家人收获莲藕的李勇说:“正是我的祖辈将水稻引入阔纳先拜巴扎村,我从出生开始就在这里,见证着村子的发展。上海援疆对口援建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我们村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快车道’,我们都由衷感谢上海援疆的辛勤付出与大力支持。”
通过逐步构建水稻种植、加工、旅游等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村民收入正不断提升,预计今年全村收入将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未来还将持续增长。
“上海援疆始终把喀什地区群众所需放在心上,把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扛在肩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农村新范式。”上海援疆前指总指挥孟庆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