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留意到,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报送的“横琴‘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实施”与“‘...
1月23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留意到,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报送的“横琴‘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实施”与“‘澳门新街坊’实现公共服务趋同澳门”案例双双入选第三批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琴澳一体化的阶段性成果。
会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頴仪介绍,合作区与澳门特区政府紧密合作,全力促进琴澳规则衔接。首先,琴澳两地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针对合作区建设过程中需要澳门调法调规的,由合作区提出诉求、澳门特区政府研究推进。目前澳门方面已通过制定或修改教育、卫生等7部法律法规实现多领域衔接。其次,两地政府部门全力推进澳门在合作区设置政务服务终端、政务服务中心。再者,两地携手在文旅会展商贸、中医药澳门制造、跨境金融创新等方面实现规则衔接。如今,合作区已建成两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到2024年12月底进驻企业超130家,其中澳资30家。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2025年至2029年为合作区建设的第二阶段。钟頴仪透露,站在新的起点上,合作区将重点做好深化产业协同、新家园建设、“分线管理”政策三方面工作。合作区将深度对接澳门“1+4”产业发展规划,协同谋划产业项目,协同引聚高端人才;推出更多趋同澳门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公共服务,为澳门居民在横琴生活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便利;进一步优化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的“分线管理”政策,促进琴澳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等各类要素跨境流动更加便捷。
横琴“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实施
2024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实施“分线管理”政策。其中,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内地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
政策实施以来,100家企事业单位获免税进口主体资格;“一线”横琴口岸进出口货物约6万吨,货值超3960万美元,日均监管进出境车辆0.67万辆次、进出境人员6.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7.2%、32.6%;3423名澳门居民累计预约登记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6380批次;“二线”日均验放出区车辆5.2万辆次。
“澳门新街坊”实现公共服务趋同澳门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澳门新街坊”综合社区为载体,创新推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支付方式等社会公共服务与澳门有序衔接,加快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
具体包括:建设内地首所澳门子弟学校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横琴澳门新街坊卫生站参照澳门卫生中心模式管理和运营,开设澳门政务自助服务中心,正式上线双币种收单业务试点。
数据显示,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2024年9月开学,首批256名学生均为澳门居民学生。澳门新街坊卫生站2024年11月正式营运,首批可使用的基本药物共有296种。澳门政务自助服务中心2024年10月启用,已为澳门居民提供服务超820宗。